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今日在京舉行首映式。截至1984年鐵道兵退出現役的35年間,先後有8000餘名官兵為修築鐵路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馬海燕 攝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今日在京舉行首映式。回憶起當年火熱的鐵道兵歲月,著名歌唱家劉炳義激動不已。 馬海燕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馬海燕)在共和國百萬大裁軍30周年之際,一支被稱為“祖國建設突擊隊”的英雄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在集體脫下軍裝30年後,再度重裝走進人們的視野。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今日在京舉行首映式。
  該片是國內首部全面反映鐵道兵光榮歷史和鐵道兵改工後改革發展歷程的紀錄片,以鷹廈鐵路、嫩林鐵路、成昆鐵路、襄渝鐵路、青藏鐵路、南疆鐵路、引灤入津等工程為敘事依托,敘述了鐵道兵這個特殊兵種3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和這支隊伍脫下軍裝、走向市場30年來改革發展的艱難歷程。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是一支從戰火中誕生、修路中成長的鐵道工程技術部隊。1948年7月,鐵道縱隊組建。1953年9月9日,當時的政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6個鐵道工程師正式劃歸軍委系統,與鐵道兵團統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高峰期,鐵道兵的總兵力達40餘萬人。
  截至1984年鐵道兵退出現役的35年間,鐵道兵修建了52條幹支線鐵路,長達12590多公里,占全國同期修築鐵路里程的三分之一。先後有8000餘名官兵為此獻出了寶貴生命。
  總導演劉衛陽介紹,為了還原歷史情境、營造時代氛圍,創作者搜集了大量當時的歷史紀錄影像資料,採用情景再現、動畫模擬、三維繪畫等手段進行創作,希望將觀眾帶入歷史現場,感受那個激情燃燒年代人們的精神風貌和昂揚鬥志。
  該片東北組導演王家乾坤至今難以忘記,走出嫩林線林海車站時,60年的中國鐵路史一覽無餘地展現在眼前。雖然200多套鐵路公房因為近年來封山育林,都已人去屋空,但仍然不難想象當年的繁忙與喧鬧。不遠的山坡上有三座烈士墳墓,那是當年修建鐵路犧牲的鐵道兵,這裡的幾代人都聽著他們的故事長大。現在當地人都已搬走,知道他們故事的人越來越少。
  劇組先後組建了6個攝製組奔赴30多個省份,北上大興安嶺,南下南粵大地,東至東海之濱,西進世界屋脊,歷時323天,行程超過3萬公里,採訪600多人,拍攝外景點約300處,於2014年11月製作完成該片並通過審核。
  該片定位為一部口述歷史紀錄片。據統計,採訪的600多人中,年齡七八十歲的老人超過70%,其中最年長者是97歲的原鐵道兵副司令劉居英。另外,有5位採訪者尚未看到紀錄片的播出就已去世,留下些許遺憾。
  該片將於12月5日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首播。(完)  (原標題:大型文獻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登陸央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cxxuzyhhu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